當前,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開展抗戰(zhàn)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特級保供電工作如火如荼,每天3000余人投入到一線保供電工作中。從云貴高原到南粵大地,從粵北到海南島,廣大員工堅守南方電網主網架運維工作崗位,恪盡職守、扎實努力,不懼高溫酷暑,甘冒山風冷雨,一項一項把保供電措施落在實處。
超高壓公司貴陽局高坡?lián)Q流站所有人員落實安全責任,堅守崗位,開展應急演練,實施特巡特維,扎扎實實落實保供電措施,千方百計、全力以赴保障了設備、人員的可靠、安全。
高坡?lián)Q流站2004年建成時因地處海拔最高、輸電容量最大、科技含量最高,被譽為“天下第一站”,是高(坡)肇(慶)直流的起點站,位于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(zhèn)高坡村,連接廣東省肇慶市高要蓮塘鎮(zhèn)的肇慶換流站,線路全長884千米,承擔著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使命。8月26日、27日,記者一行親歷和見證了這個換流站的特級保供電現(xiàn)場工作。
截至8月27日,高坡?lián)Q流站已安全運行3398天,繼續(xù)領跑全國同類換流站安全運行天數(shù)最高紀錄。近十年來,他們累計倒閘操作29萬余項、檢修試驗16000余次、消除設備缺陷2200余項,堅守崗位在高原,默默奉獻偏僻鄉(xiāng)。
“這里溫度稍高,需要注意”,換流站安全專責梁廷在主控室一邊認真觀察閥廳在線紅外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的測溫運行情況一邊說。該系統(tǒng)屬于他們自主研發(fā),通過六個視頻監(jiān)控畫面,可對堪稱換流站“心臟”的閥廳設備進行24小時“無死角”測溫監(jiān)控,消除“盲區(qū)”、提高效率、確保安全。
運行值班員項方宇與陳澤、侯譚松一起值班,應記者要求介紹說,他們按照自己編制的48小時工作系統(tǒng)提示的防范重點,對系統(tǒng)顯示的重點數(shù)據(jù)進行監(jiān)控。3年來,他們不斷完善自主開發(fā)編制的48小時工作手冊,高效計劃、規(guī)范實施、實時提醒48小時值班周期內各項工作,避免遺漏、工作安全有序。他們還研發(fā)完成輸電功率曲線自動轉換裝置等多項科技創(chuàng)新項目,獲得各類獎項、專利發(fā)明以及發(fā)表論文等數(shù)十項、篇。
“我們的任務就是充分準備,以防萬一”,檢修人員單華平、陳亮、周培、李道豫表示,他們8月21號帶著工作電腦及生活用品等就進來了,按要求扎根換流站,日夜守望。他們所有檢修人員,一改平常在局里值班的狀態(tài),移師生產一線,枕戈待旦,時刻做好應急搶修準備。
“冷卻塔外冷水儲備不足,水溫超標,準備人工噴淋!”值長於海組織值班員湯勇、侯譚松、石永立在冷卻塔外開展噴淋降溫演習。於海介紹,他們立足崗位實施改造,在南網系統(tǒng)同類換流站中第一個建造噴淋降溫專用樓梯,抽取利用地下滲水,能夠保證安全、快捷、高效地實施噴淋降溫,及時消除外冷水溫度升高的緊急缺陷。
記者低頭查看,地下滲水井清澈見底,能夠滿足噴淋降溫需要。在高坡?lián)Q流站,水當然特別重要。
“水壓正常”,運行值班員侯譚松、石永立在水泵房認真檢查,不放過任何一個容易疏忽的細節(jié)。這里是全站生產、生活供水系統(tǒng)的“中樞”,特別是消防用水的關鍵所在。運行人員對全站消防器材檢查、更新。每天巡視庫房、水泵房、油罐等區(qū)域,確保安全。
“這可是我們的一寶吖”,副站長孫恒明與梁廷、於海一起檢查維護站外備用水井時介紹,他們擴容、改造站外村民廢棄的水井,作為閥外冷水備用水源,確保萬無一失。前不久,在主水源抽水設備發(fā)生故障無法供水的情況下,該水井連續(xù)供水3天,為保障站內核心設備安全運行發(fā)揮了關鍵作用。
在站外,記者遇到了臨時群眾護線員王興華、張敏,他們完成高肇直流線路責任段巡視任務后,在鐵塔上認真簽到。貴陽局在原有94名護線員的基礎上,新增臨時護線員217名,與貴陽局線路工一起,劃分責任段,開展巡視保衛(wèi)、蹲點監(jiān)控工作。張敏說,參加抗戰(zhàn)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特級保供電,今生只有一次,他很自豪,一定得干好,沒的說!
據(jù)統(tǒng)計,8月20日至9月1日17時,超高壓公司系統(tǒng)共投入29951人次、2699車次、3架直升機、2艘船、多架無人機開展保供電輸變電設備運維工作。其中巡視桿塔71151基次,清理樹障195處共25586棵。直升機巡線合計30架次,完成了1511公里線路巡視工作。該公司所轄輸變電設備運行正常,合計開展3次故障排查,處理1項設備緊急缺陷、7項設備重大缺陷。